-
26
10月
傳統燃油汽車與新能源電動汽車在中亞五國市場博弈
在調研中亞五國汽車市場時,我們注意到該區域各國城市行駛的車輛中,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數量非常少,傳統燃油汽車依然占據著乘用車市場,原因很簡單,電動汽車在中亞市場才剛剛進入,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傳統燃油汽車的擁有率。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中亞各國的基礎設施、經銷渠道對電動汽車的普及還不夠友好,但是仍然能感受到傳統燃油汽車已在消費端、政策端以及品牌端慢慢被新能源電動汽車所沖擊,原來一些知名的燃油汽車品牌被電動汽車品牌、產能、設計以及制造品質所競爭,以下我們將從三方面簡述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在中亞市場的博弈。
市場博弈。我們將中亞地區的汽車市場端博弈分為兩類,一類是汽車經銷端;另一類則是終端消費市場;前者會根據市場需求動向改變采購策略、調整品牌結構,當然,在改變產品結構時將會遇到很多經營風險,原來在利潤率和周轉率較高的車型當中,一旦加入了某些電動汽車品牌,是否會沖擊原有產品結構,影響利潤率及周轉情況,都需要經銷商考慮,意味著兩類產品在渠道環節開始博弈,經銷商端是汽車渠道最敏感的環節,改變意味著跟上汽車產業升級趨勢,不改變將會面臨現有產品利潤率下降,甚至被其它渠道替代的風險;在看終端消費市場的博弈,中亞消費者在看到傳統燃油汽車的便利時,也看到了電動汽車在品質、設計以及使用感受上的優勢,但電力驅動有它的利弊,但在某類新舊事物交替時,人類喜新厭舊的特點會驅使消費者選擇更新的事物,即便有風險也依然如此,因此,兩類產品在市場端博弈的結果就已見分曉。
政策博弈。中亞各國在政策上已向新能源電動汽車傾斜,從進口電動汽車的相關稅費減免,就在鼓勵和刺激國內電動汽車消費,主要目的有兩方面,一是減少傳統燃油汽車投資及產業結構;二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占比,降低碳排放,而電力儲能產業必將把傳統化石燃料產業進行大部分替換,因此,兩類產品在政策博弈上已經使電動汽車占據先機。以烏茲別克斯坦汽車產業為例,已將電動汽車產業納入到本國未來發展的產業鏈,逐步形成設計、制造及出口的產業結構,因此,新能源電動汽車在中亞各國市場可期。
品牌博弈。從現在來看,中國各品牌電動汽車還未下沉到中亞市場,原因在于產能及目標市場結構問題,現有電動汽車生產、銷售及使用的便利性仍然局限在國內,而在中亞各國,存在充電等基礎性配套的缺失,如果某汽車品牌快速下沉到中亞市場,帶來的可能是復雜的未知風險,或許當中亞各國在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更完善的情況下,中國各電動汽車品牌才會加大市場投入,但是在此之前,中亞各國的電動汽車消費已具規模,為滿足這一市場,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電動汽車供應鏈服務應運而生,將中國各品牌電動汽車推廣至中亞及獨聯體市場,為當地汽車經銷商及終端消費者提供中國電動汽車的采購、運輸、清關、倉儲及交付服務,提前將中國電動汽車科技產品帶到他們身邊,相信未來三到五年,中亞各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頂峰,超越傳統燃油汽車的銷量。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