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4月
格魯吉亞是否可以成為連接歐亞貿易的“橋頭堡”?
從國際物流渠道來看,格魯吉亞是繼阿塞拜疆之后連接歐亞、中東地區陸路和多式聯運模式下的重要過境國,但在行業內一直未受重視,究其原因一是產能問題;二是操作環節繁多;三是該渠道區域內政治穩定性存在風險,客戶有需求,但害怕遭遇黑天鵝事件,市場培育難度較高。新疆眾聯華運長期提供中格兩國間的整車、拼車國際汽運服務,運營當中發現出口歐地方向的中國客戶對此過境渠道愈發重視,已延伸到通過格魯吉亞的波季港海運+汽運方式到歐洲全境的物流需求,可以看出此渠道未來或許會成為連接歐亞貿易的又一國際物流干線。以下我們簡單分析該國能否成為連接歐亞國際貿易橋頭堡的機會。
目前,從國際海運來看,從中國上海港到格魯吉亞的運輸時效在50-60天;而從中國沿海經新疆口岸,過境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到達該國的國際汽運時效在18-20天,運輸成本是國際海運的一倍;在看國際鐵路,運輸時效在25-28天,主要風險在于班列計劃與口岸換裝時間的不可控,運輸成本高于海運,操作環節較多。我們在此不討論格魯吉亞成為出口目的國的物流成本與時效,而是看格魯吉亞能否成為歐亞過境中轉樞紐的可能性,比如通過鐵路或汽運方式到達該國后,再通過海陸聯運方式運達歐洲,經過實際貨物運輸測試后,計算出針對部分品類貨物完全可以實現比海運和鐵路更快,成本更低的綜合物流方案。
從運輸線路角度來看格魯吉亞的地理位置優于阿塞拜疆,比如從俄羅斯過境經格魯吉亞到達土耳其、伊朗及中東地區非常方便;經俄羅斯過境經格魯吉亞的波季港海運至歐地各國基本港實現7-10天的運輸時效,還可以通過全陸路到達歐洲。可以說,格魯吉亞的地理位置堪稱得天獨厚,但一直未被東亞各國重視,究其原因在于高加索以及中東地區的政治穩定性問題,實際在歷史上該國就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通道,承載著無數歐亞間的貿易往來,如今在美國加增關稅,俄烏沖突持續的情況下,歐亞間除了海運、中歐班列之外,還應在歐亞汽運、多式聯運方面增加更多可替代的干線產品,此時的格魯吉亞便存在很多運輸方案的可能性與商業機會。目前,已有大量中國物流企業在格投資,或者尋找當地物流代理合作,力圖將部分品類貨物通過此線路中轉、分撥至歐洲。
此外,格魯吉亞為了將地理優勢轉化為物流樞紐的實力,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謂不遺余力。以公路建設為例,由貴州公路集團參建的格魯吉亞 E60 高速 F4 標隧道于 2023 年 11 月 3 日貫通。該高速公路東起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邊境,西至港口城市巴統,串聯黑海港口城市波季,是連接該國東西向的 “大動脈” 。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緩解現有路段的交通壓力,大幅縮短第比利斯和巴統、波季的客貨運時間。在鐵路方面,格魯吉亞也在積極推進現代化改造,提升鐵路運輸的效率和運力,努力打造高效的鐵路物流網絡。其主要國際機場第比利斯國際機場,近年來客運量顯著增加,與此同時,一些較小的機場也在規劃用于貨物或客運運輸,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 。
當然,格魯吉亞要成為歐亞國際物流樞紐,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盡管其地理位置優越,但周邊地區政治局勢復雜,可能會對物流運輸的穩定性產生影響。而且,與一些成熟的物流樞紐相比,格魯吉亞在物流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如何構建高效的物流信息平臺,實現貨物運輸信息的實時跟蹤和共享,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專業人才培養上,也需要加大投入,培養一批熟悉國際物流規則、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隊伍。
格魯吉亞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積極的發展舉措,在成為歐亞國際物流樞紐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但要真正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還需克服諸多困難和挑戰。未來,格魯吉亞能否在歐亞國際物流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