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8月
三條國際汽運走廊的打通為哪些國家帶來了經濟紅利?
先解釋一下國際汽運走廊開通的前提條件,就是該國必須簽署聯合國《TIR公約》的基礎之上,才能實現國際運輸車輛的快遞通關、關稅擔保與過境,過去70年中,《TIR公約》已實現了歐洲、俄羅斯以及中亞各國便利的陸運走廊,降低了大量的運輸成本。而我國是在2018年5月正式簽署《TIR公約》,目前可以從中國通過國際汽運直通亞歐30多個國家。
本次實現TIR運輸的國際汽運線路有: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坦,今年的7月底首次由具備TIR資質的卡車,從伊朗南部的阿巴斯港出發,經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安全到達吉爾吉斯坦,該國際汽運線路將伊朗的阿巴斯港的服務范圍延伸到了中亞腹地,推進了中亞各國與海港國家伊朗的經濟貿易,此條路線也將延伸我國的國際汽運范圍,除海運至伊朗阿巴斯港外,未來還可以通過國際汽運到達,這會減少對國際海運的物流依賴。
伊朗-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就在同一時間,另一條連接中東與中亞的國際汽運走廊也開通了,回憶原工作單位項目案例,就在十五年前曾操作過一票伊朗經阿富汗,武裝押運至烏茲別克斯坦的設備運輸項目,運輸費用高的離譜,但為將設備運輸到位,買家也不惜一切代價。而現在的TIR國際汽運方式將徹底解決這一線路上的所有成本、時效和安全問題,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
阿聯酋迪拜-約旦安曼,沙特阿拉伯幾乎是與我國同時加入《TIR公約》,但第一次TIR運輸則在今年的8月份,傳統的國際汽運需要在兩國邊境口岸等待時間達到了8-10天左右,而由TIR運輸方式則縮短到了4天,進一步提升了跨境運輸效率。
以上三條線路均在TIR公約的支持下實現了快速通關、關稅擔保、無需開箱查驗等跨國汽運優勢,而我國實施的一帶一路政策上的所有貿易國均支持TIR運輸,由新疆通過國際汽運的方式可直接到達中亞、歐洲及俄羅斯地區,目前,還有機會擴展至阿富汗及伊朗阿巴斯港地區,增加了運輸方式,減少了因海運干線波動所帶來的運輸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