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7月
奇爾奇克農業機械產業集群能否滿足烏茲別克斯坦的農機需求?
從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經濟商務處了解到,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上周召集會議,研究烏茲別克斯坦農業機械制造產業的發展狀況,決定將塔什干農機廠、塔什干機械廠等相關企業搬遷到距離三十多公里的奇爾奇克市,進行集中產業布局,以降低成本,實現農機國產化,最終,形成農業機械制造業的產業集群,成為中亞地區農機制造業的中心。
烏茲別克斯坦農業一直處于該國經濟支柱產業,由于大面積種植棉花、蔬果等農作物,近些年產量和出口量不斷增加,因此特別依賴農業機械的輔助,而且該國農業種植區的地理條件也很適合使用農機來耕種,由于研發、制造技術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落后,該國現已無法滿足自身對農機的需求,國內現有的農業機械設備已趨于老化和落后,亟待需要新的替代機械來滿足,未來,需求量和進口量將會持續增長。
但烏茲別克斯坦不準備走進口路線,而是想從技術引進和國產化上入手,打造自己的產業集群,相信烏國在前蘇聯留下來的技術基礎及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很有可實現這一目標,想想一個可以組裝生產大型伊爾76運輸機的國家,制造農業機械應該是一件不難的事。
之前寫過一篇中國小型農機適合烏茲別克斯坦市場的文章,大部分是基于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每年承擔的一部分中烏農業機械運輸委托來寫,因此,得出的結論認為中國小型農機適合該國家,實際上小型農機的概念可能會局限我們對烏茲別克斯坦對農機需求的判斷,一些大型的、不同種類的農業機械,在烏茲別克斯坦也一樣需求旺盛,因此,如果因上篇文章對您產生誤導,在這里表示歉意。
目前,烏茲別克斯坦為提高農機生產制造能力已與德國、白俄羅斯等農機生產企業進行合作,而此次將農機產業集群設立在奇爾奇克市的原因也在于該地距離首都塔什干較近,均位于塔什干州境內,便于政策協調與管理,并且該市有農機制造廠為基礎,同時具備化工機械、合金制造基礎能力,電力、能源等配套設施,烏國希望努力在2023年將農機國產化水平提高到40%到50%,以避免大量進口,影響自身農機產業的發展。
而對于我國農業機械會產生哪些影響?一是我國農機仍然具備價格優勢,性價比照比烏國本土生產的和其它進口國家農機來說,仍然有成本優勢,而烏國現有農業類消費群的購買能力有限,因此,我國農機對烏出口還會存在一定時間的差異化優勢;二是我國農機的后期維護成本的便利性要強于其它農機,因為距離我國較近,很容易采購到所需要的零配件和易損件,因此,我國的農業機械生產制造企業仍然可以在烏茲別克斯坦農機市場繼續加大推廣力度,以獲得商機。
轉載請注明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