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7月
中亞五國近8000萬人口,何求沒有市場需求?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中亞五國因具備連接歐亞的陸權優勢,被推到了亞歐經濟走廊中心地帶,但要想成為真正的亞歐經濟陸路樞紐,還需解決多個難題,陸權優勢不同于海權擁有廣闊的公共區域,中亞陸路連接許多在經濟、制度與文化上存在較大差異的國家,已經將陸權最具優勢的安全性、連續性切割成了大小不同的線段,在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引導下,才將這些獨立的線段重新連接在了一起,其中,最有說服力的就是“中歐、中亞鐵路班列”的順利運行,我們想要告訴各位的是,中亞五國將近8000萬人口的市場規模,在國際物流干線暢通、中亞經濟結構改革與市場需求三方面,未來何求沒有發展空間?
中亞國際物流干線渠道暢通。目前,通過新疆烏魯木齊、喀什均有通向中亞國家的國際航班,此外,北京、廣州、成都、西安、香港也均有直飛中亞五國的航班,解決了高價值、高時效要求貨物的國際物流干線需求;其次,中國各鐵路樞紐城市也普遍開通了中亞班列,解決了大宗貿易、跨境電商、一般貿易低成本物流干線需求,而中亞地區的鐵路網絡早在前蘇聯時期就已規劃建成,現仍可實現集裝箱場站的裝卸作業,降低了大宗貨物的國際運輸成本;近些年,隨著口岸貿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公路TIR運輸協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中亞過境、通關、安全和支付方面得到快速提高,使中亞國際公路貨運量和使用率越來越高,甚至在運輸產能上、彈性上好于中歐、中亞班列。
中亞五國經濟結構改革進行時。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緊張程度越來越高,具備天然能源儲量優勢的中亞五國,未來將成為重要的亞歐經濟能源產地,比如我國現有南北四條天然氣運輸管道,不但解決中亞國家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出口難題,提高了中亞國家能源過境收入,解決了我國清凈能源需求問題,這種多贏模式未來還將持續;此外,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經濟結構都在向私營經濟調整,大量在俄企業因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原因而流入中亞,而中亞各國可以借此機會快速調整經濟結構,雖然在政治上容易產生矛盾,但從經濟維度考慮仍是合理、合法且合乎市場規律的,在向南看,中亞連接阿富汗、伊朗,從全球安全考慮,中亞南部各國都必經得到中亞支持,比如所有過境貨物需經中亞運輸到這些國家,因此,中亞五國經濟結構有望借此持續調整并向好。
中亞五國市場空間大。雖然從能源優勢上可以增加中亞五國的經濟實力,但目前中亞各國除哈薩克斯坦的人均GDP達到了9500美元以外,其它中亞國家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人均GDP仍然較低,這表明未來中亞五國的人均GDP上升空間較大,隨著各國因能源出口而變得越來越富有的同時,對各類商品的需求也必將慢慢增加,當下的中亞各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從消費電子、家用電器、服裝鞋帽、日用百貨,甚至是高價值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無所不包、無所不及,同時,在一些重要的工業、基礎設施和制造項目上,中國也在不斷進行投資與合作,因此,未來的中亞五國,將近8000萬的人口規模,也必將成為全球經濟的又一快速發展的區域。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