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現狀。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是傳統的農業國家,人口3400萬,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土面積僅多于塔吉克斯坦,但糧食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而且還會大量出口農產品到周邊國家,烏國農業占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其中棉花、果蔬產量最高,出口量最大,是烏國主要的外匯來源方式之一。這幾年中烏兩國在農業貿易、農業投資、農業技術以及農業勞務等方面合作密切,通過成熟的冷鏈運輸,我們能在國內很容易的買到烏國產的車厘子、蜂蜜等農產品,說明烏農產品供大于求,且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科技投入。烏國農業在科技方面不斷投入,比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土壤改良基金,以及采取一系列農業生產現代化措施的投資,改造和新建灌溉排水系統等,對部分農產品進行倉儲及深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以提高利潤率,同時,烏國意識到科技在農業領域的重要性,開始對不同層面的農業基礎進行改造,比如在育種領域有效組織投入和開發,與各國優勢農業技術和項目進行合作、招商、引資等。
投資機會。關于烏國農業領域的投資機會,個人認為在貿易層面機會較多,目前,國內消費市場需求旺盛,但不可無供應鏈基礎就盲目進入,必須擁有一定的資源和渠道,方能快速對接變現;此外,該國的種子市場需求巨大,大量需要進口;還有與農業相關的機械、設備,均存在大量需求,如灌溉系統、溫室大棚、農用機具等,之前有寫過相關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閱,從中觀或微觀層面,進行市場需求調研,再做深度的可行性分析,最后在做投資決策。
發展前景。烏茲別克斯坦依靠中亞地區的優勢位置,以及適合農業發展的地理環境,會使烏茲別克斯坦繼續保持在中亞農業領域的領先地位,但隨著烏國為解決就業、對工業和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調整,農業將面臨影響和調整,大量以基礎農業產品生產或者出口的主體,也許會隨之轉向多元化、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為方向,過程中必定在產量、價格和品質上產生差別,隨之而來的就會體現在供需,產生價格和產量波動,再影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供需上。我們在看到烏國農產品機會的同時,必須時刻注意到烏國農業的調整趨勢,對正在從事中烏農產品貿易的從業者來說,不可過多依賴某一單品,時刻控制運營風險。
轉載請注明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