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的醫藥產業發展緩慢,本國能夠生產的藥物品類僅占全部用藥的10%-15%,,制備成品藥的原料藥需要大量進口,主要有三大原因導致烏國藥品和原料藥依賴進口,第一、缺乏對新藥的研發與投入,配套的醫藥原材料和生產企業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第二、成品藥及原料藥進口減免增值稅,導致國內藥企生產的藥品成本高,無法與進口成品藥競爭;第三、扶持政策未向國內醫企傾斜,只吸引了更多醫藥銷售渠道類投資進入了市場。
據12月3日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網報道,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召開會議,討論科學與創新領域發展任務,其中,對烏國大量依賴進口藥品和原料藥制定了相關計劃,如在植物化學研究所內建立專門研究藥用植物成分的實驗室和藥物臨床前研究中心等方案,都將改變烏國生產的醫藥產品的市場份額,甚至,還會擴大銷售至周邊國家。
藥物研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周期長,短時間內可能還無法改變烏國藥品的進口現狀,甚至相關的配套原料藥生產企業,也需要一段的時間成長,但烏國的優勢在于擁有大量用于原料藥生產的種植園區,一旦有配套藥企實現生產,本國藥品成本會大幅下降,目前,已有多家中國藥企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建廠。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烏國對進口藥品及原料藥采取了減免進口增值稅的辦法,以解決國內藥品需求,但本次總統會議討論的醫藥產業發展計劃,有意刺激和扶持烏國醫藥產業發展,比如一項旨在加快烏茲別克斯坦醫藥產業發展的法令,于2019年8月17日已經實施,該法令規定藥品生產許可,不再由烏國衛生部頒發,而是由衛生部下屬的醫藥產業發展局負責。如果國內企業到烏茲別克斯坦投資醫藥相關項目,會與該部門密切接觸,除藥品外、醫療設備、器械生產或批發的監管、注冊、認證,也均由此部門管理。此外,為保護本國醫藥生產商,如遇國家機構進行醫藥招標采購時,有2個或2個以上的本地制藥生產商競標時,則國外企業不能參與,這將進一步保護烏國藥企的利益。
此外,在國外生產,進口到烏茲別克斯坦的未包裝、未貼標簽和標志的成品藥,將不再無限制進口,只有當烏國藥企不生產或供應量不足時,才能獲準進入烏國醫藥市場,此點,需要國內藥企重點關注,因為,中國目前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五大醫藥進口國,但此項政策在如何監管,以及會否導致烏國內藥品價格上漲,目前還不得而知。
疫情當中,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運輸過大量自行采購的醫療藥品到塔什干,了解相關進口監管細節,同時,也為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有往來的企業和社會群體協助運輸捐贈的防疫物資,解決了當地華人群體及部分烏國人民對藥品的需求,此外,表明了該國藥品的產能和品類確實十分有限。
烏茲別克斯坦的醫藥產業充滿機遇,同時,也存在很多市場與政策上的風險,而我國無論在成品藥,還是原材藥產業,都有成熟的產能和體系,因此,相關企業和從業者,可以重點關注一下烏茲別克斯坦醫藥市場。
轉載請注明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