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烏茲別克斯坦重要產業支柱,年出口量最高時達到了90萬噸,占世界總出口量的十分之一,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位。早期烏國棉花產業屬計劃經濟體制,由棉花部改制而來的棉花工業協會負責生產、收購、加工和運輸,接著再由烏茲別克國際出口公司、烏茲別克進出口中心、烏茲別克斯坦機械工業進出口公司和烏茲別克工業出口中心,四家公司壟斷出口,而實現自由化后,必將影響棉花總體出口量,但會使低產量、低經濟效益的產能優化出市場,留出人力和土地空間,利于其它農業產業發展。
烏茲別克斯坦全國各州均有棉花產地,但產棉較高的地區不多,分布在塔什干州、蘇爾漢河州、布哈拉州、卡什卡達里亞州和安集延州,占總產量的將近一半,其余各地屬棉花低產區,成本效益相對較低,棉花市場自由化以后,種植面積會進一步減少,對高產區更具經濟效益,同時促進其它經濟作物的產量,比如水果、蔬菜等附加植更高的農產品。另外,棉農對棉花品種、價格將有更多的選擇和自由度。
除穩定就業和刺激新就業以外,棉花種植對土壤條件、水資源等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如果烏繼續維持穩定的棉花產量,將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對水利灌溉、土壤環境進行治理,而且幾十年來因棉花種植帶來的土地鹽漬化情況越來越嚴重,更進一步要求烏國調整棉花產業結構和對經濟的依賴。
烏茲別克斯坦對棉花市場自由化的目的還在于對本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至力于將農業原料出口,轉變為附加值更高的農產品深加工出口,比如將棉花加工成棉紗,鼓勵紡織業和服裝業等,目的和意義都是在解決就業和擴大棉花的經濟附加值,而且,烏茲別克斯坦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對棉花產業進行結構化改革,不會威脅到烏財政。
后期我們將繼續對烏茲別克斯坦棉花產業進行深度調研,烏棉花從出口轉向國內消化的過程中,存在大量我國企業可以參與的商機,比如棉花深加工過程中所需的機械設備、技術勞務、紡織原料以及成品貿易等,因此,與紡織業相關的朋友們,可關注烏棉花產業自由化的持續改革情況。
轉載注明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