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近三至五年來,烏茲別克斯坦汽車消費市場增速較快,疫情前,除自行生產制造整車外,還向周邊國家出口,因疫情導致供應鏈受損,整車生產周期延長、產能下降,市場需求與供應嚴重脫節。而在疫情期間,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制造業迅速崛起,產品、產能與價格優勢直逼傳統燃油汽車,為順應汽車市場趨勢,烏果斷借勢對新能源電動汽車實施減免關稅政策,目的是為快速滿足需求,但瞬間激發出市場消費力。接著因消費力的飽和與競爭加劇,在疫情之后的2023年底,整體市場已不再有當時的增速與利潤率,可是整車進口數量和從業者還在增加,如果繼續放開市場,不但對烏國汽車消費市場形成傷害,還將把烏國原有汽車生產制造業帶向不可預知的方向。
產業。接著在看限制汽車進口對烏國汽車產業的影響邏輯。烏國早期放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目的現在看主要有兩個,一是為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快速在汽車消費者心理建設新能源電動汽車品類影響力,同時,完善新能源電動汽車周邊配套;另一個是通過進口篩選國外優勢品牌與技術,快速實現本國電動汽車生產制造能力與技術體系,后期計劃將本國生產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出口至周邊國家,形成區域競爭力。而本次的計劃限制進口政策,已表明烏國基本具備和解決以上兩大問題,為后期汽車市場發展奠定基礎。
就業。目前,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從整車貿易、關務、運輸、倉儲、創業、運營、自媒體等,已有大量人群圍繞該產業就業,早期看確實解決了就業問題,但后期隨著進口量的增大,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可市場需求與利潤率確在減少,大量商家一旦投資不利,必然產生倒閉關門,到時也將出現不可預知的失業風險,因此,在市場基本飽和的狀態下,限制整車進出口,將有利于控制該行業的勞動力市場風險。
最后,該計劃還規定烏國內汽車經銷商需經過汽車品牌廠商授權方能銷售,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經銷商規定建設充電樁、充電站等配套設施才能進行銷售等,僅這兩條規定就將限制一大部分汽車經銷商的正常經營,至于后期烏國會不會因市場發生劇烈變化而再次調整政策,我們不敢妄下評論,但從大量中國汽車從業者與車輛還在不斷涌入烏國市場的情況,不難看出市場供需已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在此,提醒相關從業者注意風險,提前減少庫存,以便及時調整方向。
轉載請注明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