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烏茲別克斯坦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問題,早在2018年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就已批準過發展構想,首先,通過改善預防和診療系統,提高國民平均壽命;改革醫療衛生機構,將醫療資源公平、公正分配給國民,確保烏國公民獲得醫療保健與保障的權利;提高醫療衛生部門的管理能力和醫療服務質量,或許,突如其來的全球新冠疫情將促使這三方面加快發展。
烏茲別克斯坦目前仍延續了前蘇聯的醫療政策,雖然醫療條件不及中國,但醫療福利較好,可以惠及大部分國民,部分診療費用實行免費,診療體系完善,對于日常普通疾病可以實施較好的救治,對于突發、不常見或較危急的病癥有急時的轉院機制。而在疾病預防方面,烏國也在2025年醫療衛生體系發展構想中,細化到了兒童日常的生理衛生教育等。
目前,烏國醫療體系仍在健全中,時至今日仍然在醫療系統中存在大量投訴,比如醫療機構技術設備配備不足、醫護人員專業水平不高以及醫藥產品的市場供應不及時等,導致烏國民雖然醫療福利體系健全,但在某些疾病的治療上,還需要到首都塔什干醫院,甚至到國外進行治療,而新的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構想就是要避免發生此類情況,保障國民醫療權利獲得的便利性。
關于烏茲別克斯坦醫療衛生部門的管理能力和質量,烏通過創新醫療系統體制改革來解決,完善村鎮市州多級醫療機制布局,培養醫療專業人才。因新冠疫情的到來,目前,烏國醫療人員極度缺乏,無論在防疫環節,還是病患治療方面都無法滿足需要。
烏茲別克斯坦2025年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發展構想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不會馬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想要徹底達到構想中的目標,仍有較長的路要走,而新冠疫情的影響會不會加快構想的實施,個人認為是肯定的,因為在國家緊急情況下,大量資金和力量會集中在醫療系統的建設和運維上,即便在疫情后,留存下來的軟硬件仍然會繼續為國民提供服務。
轉載請注明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而就在兩天前,烏茲別克斯坦新冠疫情防控特別委員會發布消息稱,烏茲別克斯坦政府決定 在本國生產中國安徽智飛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的重組新冠疫苗,此項目于去年12月在烏啟動的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公司重組新冠疫苗國際臨床三期試驗,由烏茲別克斯坦創新發展部發布消息稱,該試驗由烏創新發展部先進技術中心和衛生部病毒學研究所組織開展,足以說明烏茲別克斯坦具備疫苗的部分研發和生產能力,并借此有機會向周邊國家實現疫苗供應。
這里要介紹一下烏茲別克斯坦創新發展部,該部于2017年成立,是為鼓勵創新,促進創新思想、技術和產品轉化與推廣為目的,主要職能是在創新和科技發展上實施統一的國家戰略,調集資源和資金推動科技項目研究,最終實現落地轉化,提高經濟生產總值的科技含量和比例,為實現這一目標,烏茲別克斯坦將在個方面實施計劃。
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戰略,廣泛推廣科研成果。烏茲別克斯坦政府把人力資源發展作為創新發展的戰略核心,國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并制定了連續受教育體系,我們看到近些年來烏 國派出大量留學生到中國進行深造學習,以提高本國科研實力,此次新冠疫苗臨床實驗項目就充分體現了烏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方面的政策優勢和效率,把握控制疫情的主動性,為本國提供了新的國際機會。
增加資金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創新將發生大量試錯成本,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會被市場延遲接受,得不到市場資金的反哺,這就需要國家和民間資本提供風險資本,因此,烏國正在利用各方資本推動創新發展,在研發、設計和轉化領域推廣現代化的融資方式,以便讓科技成果堅持到市場可接受的時間窗口。
提高國家權力機關效率。所謂的政策優勢即國家的權力機關效率,在此次中烏新冠疫苗項目合作上充分體現出來,現代化管理機制無論在商業項目,還是國際醫療援助上,都較容易推進與融合,不會產生過多的制度矛盾和沖突,把創新服務專門設置為國家部門,可見烏茲別克斯坦對未來發展眼光的遠大。
建立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提供知識產權保護,發展各國間伙伴關系。對于創新來說,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是首要條件,其次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要有法可依,才能讓更多的國內外創新項目轉化落地,為烏茲別克斯坦帶來更多經濟利益,并實現與各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
為創新建立完善、穩定的社會經濟基礎設施。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基礎是否完善與穩定,關系著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而當下所謂的經濟基礎設施已不再是道路、機場、港口和政府服務部門,還包括最新的通信網絡、金融工具以及現代服務業的支持,需要一套綜合系統來為創新提供土壤,才能讓科技之花結出經濟之果。
轉載請注明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我們無權指責任何一方的對錯,要經濟,還是要防疫,對于某些國家來說實難選擇。當下,從烏茲別克斯坦回國有幾種方式,一是直航,但感染風險已變得較高,問題在于烏國的檢測標準不統一,甚至不達標,導致潛在被感染者數量絕對高于實際數量,且航班不穩定,已有部分國家拒絕承認烏國某核酸檢測機構的情況發生,這也會讓我國似烏國疫情情況而改變相關直航政策與規定。
二是轉機,之前我們已討論過從烏茲別克斯坦回國可以從塔什干飛往俄羅斯、土耳其、迪拜或者日本和韓國,經第三國中轉回國,目前看此路線仍然有效,但中轉時間和風險也較高,且機票價格不低,需提前預訂。
從9月16日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經俄羅斯至西安的包機中,有10例確診病例就已看出通航政策將面臨調整,國內規定單航次不得超過5位確診病例,否則航班即被熔斷,而就在9月28日,廈門航空已暫停承運23個國家始發經第三國中轉赴華的旅客,其中就包括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另外一個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
這會讓其它航空公司為安全目的進行效仿,其它各國航空公司也因避免熔斷,想盡各種辦法降低確診病例,采用此方法回國需提前選好檢測機構、轉機路徑和防疫措施,而后期轉機還能否長期可行,相關航司政策必定有所改變。
三是包機,之前在烏有工程項目的企業已選擇包機前往烏茲別克斯坦開始工作,而從烏茲別克斯坦回國的包機實難成行,原因仍然歸于烏防疫措施、檢測標準的執行未見效果,但當地大使館還在全力組織協調,希望在加強核酸檢測標準,有效阻止病毒傳入后,才會開展包機,相關政策會隨著烏國疫情以及國內輸入型病例的數量變化而改變。
以上均為當前政策下的回國路徑,是否會因為頻繁出現大量輸入型病例而阻斷從烏回國,發生的概率越來越高,而烏茲別克斯坦疫情期限的延長已確定無疑,甚至會一直到“全民免疫”或疫苗投放階段,期間必定會繼續危及在烏華商的生命財產安全,一種選擇是盡快尋找有效的檢測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后回國,另一種則是避免過多周折,在烏做好防疫,等待疫情過去。兩種選擇在經濟上都可能遭受損失,或產生矛盾和糾紛,但仍然需要我們堅信烏茲別克斯坦疫情終將會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