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流程對比
國際汽運的操作流程相對靈活,相較于中歐班列的分段管控式操作流程更為簡便。國際汽運能夠實現國內上門裝箱,由單一承運商負責,經國內陸運抵達口岸后,換裝境外卡車,可一站直達境外目的國并送貨上門,整體操作可概括為兩段式,中間通過報關環節銜接。
中歐班列的操作流程則涉及國內場站集箱,先通過國內鐵路干線運輸至口岸,換裝后經過境國抵達目的國場站,涉及多個承運商。若要實現送貨上門,還需從場站提箱運輸至目的地,中間環節繁多,容易導致運輸滯留并增加風險。
對比中國至阿塞拜疆巴庫的運輸,國際汽運可全程汽運直達,也可通過陸海聯運抵達該國首都巴庫,除轉關外,全程操作節點較少;而國際鐵路運輸則需先經陸地運輸至哈薩克斯坦阿克套港,再經里海輪渡至巴庫港,操作節點眾多,且因季節和天氣原因可能出現停航情況。
二、運輸時效對比
國際汽運的運輸時效較為穩定,而中歐班列的運輸時效會因多種因素產生波動。以從新疆烏魯木齊出發至阿塞拜疆巴庫為例,全程約6500公里,境外段每日行駛約800公里,從提貨、換裝、報關直至境外目的地,運輸時效通常穩定在14天左右,并且具備多條備用干線路線。近期,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中國至阿塞拜疆汽運專線貨運準達率達90%以上,延誤時效最長為3天,完全能夠滿足收發貨方的供應鏈要求。
中歐班列從訂艙、場站集箱、報關到換裝,再經里海渡輪抵達目的地,全程7800公里,運輸時效約為18天,且這是在全程無任何干擾的情況下。一旦新疆口岸出現擁堵、產能滯后等狀況,運輸時效便會出現不可控因素。因此,對于時效要求較高的訂單和產品,不建議選擇中歐班列運輸。
三、物流綜合成本對比
從顯性成本來看,由于車型、貨物品類、運輸路線等因素,國際汽運與中歐班列的運費暫定為每車15000美元和每40GP箱12000美元,發貨方只需衡量自身產品屬性,便可輕易做出選擇。
然而,兩者的隱性成本差異較大。雖然看似選擇了成本較低的物流渠道,但渠道之外的成本需要收發貨方重新評估。例如,汽運操作環節少、時效快,節省的時間成本能夠降低整體供應鏈成本;相反,鐵路運輸時效較慢,但裝運量大于汽運,更適用于大宗貿易貨物需求。基于此,建議高附加值產品選擇國際汽運,而利潤較低且對時效要求不高的大宗貿易貨物可采用國際鐵路運輸方式交付貨物。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其一,國內貿易商的市場開發重心向高加索地區市場轉移。在這條汽運拼車業務線的早期階段,客戶群體相對穩定,新增客戶數量較少,出口貨物品類也局限于消費電子、建材、機械和汽車配件等領域。然而近期,不僅新增客戶量大幅增長,出口貨物品類也日益豐富,諸如建材、家電等消費類貿易商以及生產制造類客戶不斷涌現。以往的石油設備、采礦機械與農業相關貨物是傳統貿易商的主要出口產品,且多以大宗貿易形式開展,常見運輸方式為整車、整箱以及國際鐵路運輸。但現在更多轉變為少量拼車需求,這種方式在降低貿易風險的同時,借助少量且快速的貿易模式,能夠有效開拓新客戶和新市場,這無疑是近期國內貿易商在高加索地區市場呈現出的顯著變化。
其二,高加索三國市場需求極為旺盛。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發現,高加索三國在產業升級、城市建設以及電商新消費等方面的需求持續強勁。反觀早期,由于高加索地區存在人口數量、各國關系穩定性欠佳以及物流成本較高等問題,貿易障礙難以有效克服,致使大量該區域的客戶需求流失。但后期,中國與高加索三國的貿易關系逐步改善,貿易壁壘不斷降低。隨著免簽政策吸引大量游客涌入,三國在城市建設方面的投入也大幅增加,后期我們也會將該類產品需求細節進行詳細介紹。此外,高加索三國的電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其電商市場以每年超過 10% 的速度增長。中國產品憑借較高的性價比,非常契合電商渠道的快速發展需求,尤其是在日用消費品、電子產品以及其他家居用品等領域,在電商市場存在廣泛的需求,這無疑是新疆至高加索三國跨境汽運拼車貨量增加的關鍵因素。
其三,新疆至高加索三國跨境汽運拼車服務的不斷完善,極大地提升了貿易便利化程度。在提高運輸時效的同時,跨境運輸成本也有所降低。與早期的跨境整車運輸不同,跨境拼車能夠更有效地降低貿易商進入市場的風險與成本。小貨量、高頻次的貿易模式特別符合高加索地區電商客戶的需求。目前,新疆至高加索三國可通過多種運輸路線實現貨物運輸,包括國際鐵路、國際空運以及跨境汽運。前兩者在大宗貨物運輸和時效方面具有優勢,而跨境汽運則具備更靈活的整車、拼車、到門以及主動運輸等特點。后續,我們將詳細為大家介紹中國至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跨境汽運拼車運輸的利弊及特點。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核價。現實中的國際貿易訂單會根據貿易條款來核算產品單價,比如含運費、保險的價格(CIF),或者不含相關費用的出廠價(EXW),出口方會根據客戶的要求擬定一個容易成交的目標價,從而尋找到運輸供應商進行詢價,這便成為了一種常規的業務需要,但由于報價階段與實際成交存在一定的時間,詢價多成交少,市場運費會產生浮動等原因,因此,為這類客戶報價時,要詢問對方運費的目的和有效期,以便讓客戶核算出口相對準確的報價,其二,提醒客戶此報價有效期截止之后,需要向我方再次確認運費,避免發生貿易風險。
比價。當國際貿易訂單成交后,出口方會找到相關運輸供應商進行二次詢價,此時的報價則更具實際意義,但對于出口方來說,希望還能尋找到價格更低的供應商,以便于提高利潤空間,因此,一票貨物會在市場當中的多個運輸商間跳躍,此時,運輸供應商要根據情況,制定相應價格競爭策略,如果是常規貨物則不會出現價格浮動過大的情況,比價的邏輯則是正常的,但當面對不同供應商的公司實力、服務專業以及安全、時效、定制化的物流需求等因素影響,比價的意義似乎變得更加復雜,尤其是初次與一家從未合作過的供應商合作時,未知的風險也將成為比價的主要影響因素。
合作。當詢價、比價等環節結束后,進出口方會選擇一家運輸供應商進行合作,而在合作之前會再次進行詢價并確認,通過書面形式最終確立運輸價格,以保證雙方合作的合規、合法性,因此,詢價的作用和意義都是建立在貿易訂單成交前與成交后,而不是因惡意競爭或者其它目的的,往往面對客戶多次詢價而從不合作的情況下,供應商一定會有各種猜疑,但是作為一家專業的國際物流供應商來說,應該正向面對不同客戶的訴求,即使無法為客戶提供服務,或者對方完全是在比價,無法產生經濟效益,也應在道義的原則上提供應有的幫助。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時效方面,專業國際拼車汽運專線因定時、定點、定量、定線發車,能夠解決小批量貨物出口無需等待即可以隨到隨走的問題,完全達到整車出運的時效標準。然而,時效快也可能導致一些客戶在操作層面無法配合,例如初次出口中亞的貿易商。由于汽運不同于海運和空運,在貨物進倉、配載、費用確認及支付、報關與清關、運單交接等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在對運輸時效有需求時,要充分了解中亞汽運拼車操作流程。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員會在第一時間識別客戶屬性,針對初次合作出口中亞的客戶提前進行流程介紹,并在不同環節提供業務指示,以確保不影響運輸時效。
安全方面,在選擇中亞汽運物流供應商時,安全應優先于時效與價格。即使時效再快、價格再低,若無法保證貨物安全,將損壞或丟失的貨物交付給國外客戶則得不償失。因此,專業的汽運專線供應商在貨物進倉后,就要保障貨物的倉儲安全、運輸安全、報關與清關安全等等。對于危險化學品、大件及易碎貨物等,還需要制定相應的專業解決方案。這是專業物流供應商為客戶提供的必要的增值服務。在選擇供應商時,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問題,觀察對方是否有能力和實力提供。
成本方面,在確保運輸時效與安全的前提下,專業的汽運專線供應商通常比中介式供應商報價更低。這是因為這類供應商一般不注重營銷,而是通過長期經營積累客戶資源,有時會利用同行代理進行攬貨,將部分利潤空間留給中間代理。因此,如果直接與專線供應商合作,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此外,專業專線運輸商的報價相對穩定,不會出現不當收費或者意外收費。而對于非專線或者非專業的汽運供應商來說,可能會因某些意外環節產生額外費用,導致受到損失,這也是選擇專業的專線運輸商的核心原因所在。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供需關系的穩定性
首先,中亞汽運與海運在供需關系上存在差異。海運市場因其高度國際化特性,受全球經濟波動、貿易政策、燃油成本、港口費用及航線選擇等多重因素影響,其供需關系極易發生劇烈變化。相比之下,中亞地區的汽運市場雖然也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但由于其地理范圍相對有限,且主要服務于區域內貿易,因此供需關系的波動相對較小。這種穩定性使得中亞汽運價格能夠保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區間內。
運輸方式的靈活性
中亞汽運在運輸方式上的靈活性也是其價格波動較小的原因之一。與海運不同,汽運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靈活的調整,如拼車運輸和整車運輸的切換。在拼車運輸中,客戶可以通過提前預訂艙位來鎖定運費,避免因市場波動而帶來的價格風險。此外,中亞汽運還支持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如增加運輸量以降低單位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價格波動的影響。
物流鏈條的短鏈化
中亞汽運相較于海運,其物流鏈條更短,環節更少。海運通常需要經過多個港口和復雜的轉運流程,這使得其價格受到多個環節的制約。而中亞汽運則大多通過陸路直接運輸,減少了轉運和中間環節,降低了物流成本和風險。這種短鏈化的物流模式使得中亞汽運價格更加透明和可控,減少了價格波動的空間。
運輸商的穩定性和專業性
中亞地區的汽運市場相對成熟,擁有眾多專業且穩定的運輸商。這些運輸商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能夠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物流服務。他們不僅注重運輸時效和發車頻率,還致力于維護價格穩定性,以吸引和留住客戶。此外,中亞運輸商還通過優化運輸路線、提升運輸效率等方式來降低運輸成本,從而保持價格的相對穩定。
政策與補貼的支持
中亞各國為促進貿易發展,往往會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和補貼措施來支持物流行業的發展。這些政策和補貼不僅降低了運輸商的經營成本,還增強了其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例如,中亞各國對新能源電動汽車進口給予補貼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電動汽車的物流成本,進而穩定了汽運價格。
綜上所述,中亞汽運價格不會像海運一樣波動較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關系的穩定性、運輸方式的靈活性、物流鏈條的短鏈化、運輸商的穩定性和專業性以及政策與補貼的支持。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亞汽運市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部市場波動的影響,保持價格的相對穩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市場的價格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中亞汽運市場也不例外。因此,在享受中亞汽運價格相對穩定帶來的便利時,我們也應關注市場動態和潛在風險,以便及時做出應對和調整。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線路優勢。我們深耕中烏國際汽運專線多年,整車與拼車業務均已成熟,構建了完善的倉儲、裝載、報關、運輸及清關一體化流程。定時、定點、定線、定量的發車模式確保了供應鏈的穩定與高效,無論是時間效率、成本控制還是運輸安全,均能滿足多國標準。此專線不僅構筑了中國至中亞的骨干物流通道,還通過其強大的輻射能力,將進出口貨物便捷地輸送至烏茲別克斯坦周邊國家。相比之下,若采用其他如中吉、中哈、中塔等專線分散運輸,不僅會增加運輸風險,如時效波動、費用不確定性及操作復雜性,還需客戶面對多個運輸服務商,管理難度大增。因此,中烏汽運專線的優勢在中亞區域內轉化為無可比擬的干線中轉優勢。
區位優勢。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作為中亞地區的國際物流中心,其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鑒于中亞地區對空運與鐵路中轉的限制,汽運成為主要的貨物中轉方式,靈活性顯著。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北接哈薩克斯坦西部城市,南鄰阿富汗,西通土庫曼斯坦,東連吉爾吉斯斯坦與塔吉克斯坦,這一地理位置使得塔什干成為貨物中轉至周邊各國的理想選擇。無論是空運轉汽運、鐵路轉汽運,還是汽運間的無縫銜接,均可在塔什干實現,且成本相對較低。
轉口優勢。轉口貿易的興起,源于某些貨物因國家政策或法規限制難以直接進出口。而烏茲別克斯坦作為歐亞經濟聯盟、上海合作組織及獨聯體經濟聯盟的成員國,享有多重經濟優惠政策與稅費優勢,加之其位于中亞中心的地理位置,成為轉口貿易的理想平臺。通過塔什干進行國際汽運中轉,不僅能規避直接貿易的限制,還能簡化操作流程,降低成本與風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已率先開通中國至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再中轉至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等國的零擔拼車業務,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歡迎各界客戶垂詢合作。
轉載請注明文章業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提前預訂艙位。目前,中亞汽運已與國際海運相似,支持提前預訂汽運車輛艙位,尤其在拼車運輸中廣泛應用。例如,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中烏汽運拼車專線,每周固定時間、路線發車,客戶需提前一周預訂下周同一時間的卡車或集裝箱艙位,貨物到達后可立即裝車,無需長時間等待。對于整車運輸,同樣可采用預訂模式,車輛在境外完成進境業務后即可直接銜接出境業務。因此,提前預訂艙位有助于降低汽運價格波動和口岸擁堵帶來的時效問題。
增加運輸量。中亞汽運運價波動的根本原因是供需關系的變化。當需求大于供應時,價格上漲;反之,價格下降。為降低價格波動帶來的運輸風險,收發貨方可通過增加運輸量來降低成本。例如,原本選擇拼車的客戶可增加運量采用整車運輸,原本使用整車的客戶可提高出運頻率。此外,還可提前在市場的淡旺季之前布局貨量。有些制造業會設立安全庫存,受限于倉儲能力;有些流通業也會設立安全庫存,除倉儲限制外,還因避免過多資金占用。因此,在增加運輸量前,需合理設置和協調內部供應鏈及資金鏈,否則即使解決了運量和運價波動問題,也可能在資金、倉儲等方面出現新問題。
選擇穩定的運輸商。運輸時效、發車頻率和價格穩定性是評估國際物流供應商的基礎。無論是淡季還是旺季,穩定的運輸時間都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關鍵。其中,價格穩定性是雙方合作的核心要素。對于價格敏感型客戶,價格往往是合作與否的決定因素。盡管中亞運輸市場價格波動難以避免,但波動幅度存在差異。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物流運輸商不僅有助于保護客戶利益,還能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通常,報價過低的運輸商更容易受價格波動影響,可能會迅速提高客戶運費;相反,運費處于中高標準的運輸商抗價格波動能力較強,不會輕易調整價格策略,以確保客戶貨物出運的穩定性,實現與客戶的共同發展。因此,選擇穩定的中亞運輸商也是降低中亞汽運價格波動風險的重要途徑。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成本限制。我們先從經濟性分析TIR國際公路運輸,新疆眾聯華運一直提供從新疆口岸至境外國的TIR門到門國際運輸服務,只需要將散貨從內地運輸至新疆指定倉庫裝車即可,但現有大量內陸城市開通TIR國際公路運輸服務,只需將貨物在屬地裝車出運即可,優點是減少了貨物的換裝次數,但因使用TIR資質運輸工具,增加了未出境段的內陸運輸成本,且不夠靈活。同時,因TIR車輛、貨物品類及海關監管限制,無法對多品類、不同體積且來自不同地區的拼車類貨物統一操作,如果強行進行拼車,在等待時間、拼車成本上相對于新疆倉庫集貨會提升近50%的成本,而這部分費用就會轉嫁給客戶。
品類限制。在中國海關總署2018年的海關公告2018年第30號(關于啟動實施TIR公約試點有關事項的公告)第十二條中,就詳細介紹了TIR國際公路運輸對相關貨物運輸品類的限制,公告中說“TIR證持證人應當遵守我國進出口貨物和過境貨物的相關禁限規定,配合海關檢查查驗作業,并按照海關要求做好相關情況說明工作。TIR運輸貨物不得包括HS編碼為22.07.10、22.08、24.02.10、24.02.20、24.03.11和24.03.19六類酒精和煙草產品。”而使用普通集裝箱的國際汽運對消費類、溫控類、危險化學類以及超限類貨物均無強制要求。
監管限制。TIR國際公路運輸的監管限制主要體現在起運地國家、過境地國家和目的地國家,要求TIR運輸車輛、駕駛人員及貨物作業必須在海關指定監管區域操作,具體細節有機會我們會詳細出一期文章為大家介紹,由于貨物屬性的不同,因海關指定監管區域的條件限制,就會讓一部分貨物倉儲、裝車及運輸出現不當操作,在此不舉例,優點在于對貨物的管理好于監管區域之外。
操作限制。最后,在說說TIR國際公路運輸的操作限制,主要體現在發貨方、運輸方及收貨方,大量整車跨境汽運對TIR有較大需求,但在實際操作中,尤其發貨方在初次使用TIR時會因操作流程、單證審核以及人員對接上發生問題,貨物在發往指定TIR國際公路運輸啟運地,而多個城市的TIR操作因人員專業性高低不同,比如蘇州、鄭州、重慶均有TIR服務,都有不同的對接流程,此外,在關務方面,報關、清關、過境都需要承運方按照起運國、過境國以及目的國指定的監管地點、流程進行操作,如發生失誤就會影響運輸時效,容易出現成本上的變化和風險。
總而言之,只要熟悉且進行專業操作,TIR國際公路運輸的優勢多于劣勢,但在具體實操過程中,必須根據自身物流需求、收貨方要求、貨物屬性以及成本對比后方可使用,不可因TIR的過境便利性而忽視客觀要求的存在,在此聲明,我們擁有大量TIR運輸業務及客戶,會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定制化服務,而不會武斷使用一種運輸渠道解決所有跨境物流問題。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談及全球分工,我們在探討誰將成為中亞國際物流樞紐之前,需先解決一個實質性問題:要成為國際物流樞紐,必須滿足區域國家在全球產業市場中的分工。例如,從資源國到制造國,再從制造國轉變為消費國,每一次轉變都需要該區域或國家具備人口、經濟、科技及其他特殊條件。目前,中亞國家資源豐富,主要出口天然氣、鈾、鐵、銅、金等礦產。盡管有些國家如烏茲別克斯坦擁有制造業基礎,但整體上還不足以成為強大的制造國。因此,基于產業優勢,烏茲別克斯坦有可能成為中亞地區的國際物流樞紐。
再來看中亞的區域優勢。由于海權受到一定管制,進出口物流成本波動較大且時效性較慢。中亞地區擁有陸權的國家已開始從過境貿易中獲得經濟效益和影響力。例如,哈薩克斯坦近期因俄羅斯稅制變化而調整了過境車輛的通行規定,從而影響了陸運目的地國的物流成本和經濟安全。因此,有必要在中亞地區建立一個相對可控、安全且平衡的陸運樞紐中心,以擺脫任何一方的管制,從而解決因各國政策變化而帶來的供應鏈風險,其中,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都有機會成為貨物中轉樞紐,至于誰能取得更多權重,還需要看后期兩國在產業、過境便利性上的發展狀況。
關于陸權之爭,簡而言之,中亞各國因過境問題長期存在陸權爭奪。其中,哈薩克斯坦受益最大,擁有口岸、鐵路換裝和運輸路線等優勢。而其他中亞國家由于口岸較少、經濟實力較弱,難以在公路和鐵路方面擴大陸權優勢。然而,隨著中吉烏、中阿等鐵路和公路陸權的補充建設,哈薩克斯坦的陸權優勢將逐漸被削弱。屆時,位于過境路線的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以及跨里海運輸線上的阿塞拜疆,都有可能成為中亞地區的區域國際物流樞紐。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哈薩克斯坦:在某種程度上,哈國已經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關鍵中亞物流樞紐。近年來,它一直雄心勃勃地建設中亞國際物流樞紐。其路線、軌道中轉和地域優勢確保了中歐、中亞和中俄鐵路貨物運輸的穩定通道。此外,該國正在升級公路網,擴建港口和國際機場,以滿足中亞地區對快速物流的需求。然而,隨著周邊國家逐漸改變或增加跨境路線的多樣性,哈薩克斯坦的核心樞紐優勢也在減弱,出口方和進口方也可能因風險原因改變其成為中亞核心物流樞紐的傾向。
烏茲別克斯坦:目前,烏茲別克斯坦可能是最有潛力成為中亞國際物流樞紐的國家之一。其地理位置優越,位于中亞中心,輻射整個中亞地區,并可輕松連接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此外,烏茲別克斯坦擁有豐富的口岸資源,航空線路可連接歐洲、迪拜、中國、俄羅斯、韓國和日本,具備物流樞紐的全部條件。然而,也存在一些障礙,如西向路線必須經過土庫曼斯坦和里海,鐵路運輸受到一定制約。但隨著中吉烏鐵路的開通,大量貨物將從中哈過境轉為中吉烏過境。未來,該國定會在中亞地區的物流樞紐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吉爾吉斯斯坦:隨著中吉烏鐵路的貫通,吉國的地理優勢將提升至與哈薩克斯坦同等重要的地位。屆時,大量來自中亞、阿富汗和伊朗的貨物將通過該國過境中轉。但吉國成為中亞國際物流樞紐的可能性相對較低。目前,通過該國過境中亞和俄羅斯的公路運輸貨物占過境貨物總量的九成。未來,吉國將成為區域物流樞紐。對于從事中亞國際物流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可以提前布局參與,如設立轉關點、建設倉儲中心等。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已在吉國、烏國和阿富汗擁有多個轉關和倉儲服務點,可通過吉國、哈國和烏國轉運至周邊各國和地區,降低客戶在中亞方向的綜合物流成本,并為客戶打造中亞國際物流服務產品。
在這場中亞物流樞紐的競爭中,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各具優勢,但也存在競爭與合作的空間。隨著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這三國有望通過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中亞地區物流業的發展。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